
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
 相关文章 / ARTICLE
相关文章 / ARTICLE
 更新时间:2025-10-31
更新时间:2025-10-31       浏览次数:4
浏览次数:4智能拍照式虫情测报灯WX-CQ4在农业生产中,虫害一直是影响产量的"隐形杀手"。传统虫情监测依赖人工巡查,不仅耗时费力,还常常因数据滞后导致防治失当。如今,正以"科技之力"重塑虫害防控模式,为现代农业装上"智慧之眼"。

三大核心优势,破解传统监测痛点
全天候无人值守,效率提升300%
该设备搭载光控、时控、雨控智能系统,可根据昼夜变化、害虫习性自动启停。高清摄像头每2小时自动拍摄虫体图像,配合远红外处理技术,虫体完整率达95%以上,彻的底告别"白天蹲田头,晚上数虫子"的传统模式。云南西邑乡的实践显示,一台测报灯可覆盖500亩茶园,监测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。
精准识别,防控决策更科学
内置的1200万像素摄像头,能自动识别稻飞虱、棉铃虫等200余种常见害虫,识别准确率超92%。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,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查看虫情动态报表,实现"虫情早知道,防治精准打"。浙江桐乡的数字茶园应用表明,该技术使农药使用量减少25%,亩均防治成本降低180元。
数据驱动预警,变"被动防治"为"主动防控"
系统自动积累虫情数据,结合当地气候、作物生长模型,可预测虫害发生趋势。当害虫数量达到阈值时,平台会立即推送预警信息。在2024年江苏水稻主产区,通过该设备提前72小时预警稻纵卷叶螟爆发,帮助农户挽回损失超千万元。
全流程智能运作,打造虫害监测闭环
设备工作流程实现高度自动化:夜间通过365nm波长黑光灯诱虫,害虫撞击高透玻璃屏后落入处理仓,经85℃远红外烘干后,由震动传送带均匀送样至拍照区。图像经AI识别后生成包含害虫种类、数量、发生时间的监测报告,通过4G网络同步至管理平台。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,真正实现"诱虫-处理-分析-预警"一体化。
多场景广泛适用,助力绿色农业发展
无论是水稻、小麦等大田作物,还是茶园、果园等经济作物区,该设备都能精准适配。在云南林业系统中,太阳能供电版测报灯成功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实时监测;在山东蔬菜基地,通过虫情数据指导生物防治,使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提升至100%。
随着智慧农业的深入发展,虫情测报灯正从"监测工具"升级为"决策大脑"。它不仅让虫害防控更精准高效,更推动农业生产向减药增效、绿色可持续转型。未来,随着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融入,这款"田间智慧哨兵"必将在保障粮食安全、守护生态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。